孟季子問公都子曰:“何以謂義內也?” 曰:“行吾敬,故謂之內也。” “鄉人長於伯兄一歲,則誰敬?”曰:“敬兄。” “酌則誰先?”曰:“先酌鄉人。” “所敬在此,所長在彼,果在外,非由內也。”公都子不能答,以告孟子。 孟子曰:“敬叔父乎?敬弟乎?彼將曰'敬叔父'。曰:'弟為屍,則誰敬?'彼將曰'敬弟。'子曰:'惡在其敬叔父也?'彼將曰:'在位故也。'子亦曰:'在位故也。庸敬在兄,斯須之敬在鄉人。'”季子聞之曰:“敬叔父則敬,敬弟則敬,果在外,非由內也。”公都子曰:“冬日則飲湯,夏日則飲水,然則飲食亦在外也? $ C% M. D" S- N! @: A% ~$ G
孟季子問公都子說:“為什麼說行為方式是內在的呢?”
! |( T+ f* t2 x# Y3 W 公都子說:“對人表達內心的敬意,所以說是內在的。”$ _. O. D: T% H2 w
孟季子問:“有一個鄉里的人比你兄長大一歲,該尊敬誰呢?” O7 N3 W/ ~% I4 Z0 ^5 N
公都子說:“尊敬兄長。”% }/ U; V& p7 U
孟季子問:“倒酒時先給誰斟呢?”
3 t& T8 P$ x1 t" x 公都子說:“先給鄉里人。”
% s* Z. k8 A2 u# L) P4 ~% S 孟季子說:“你內心尊敬的是兄長,所表現出的卻是恭敬對待他人,可見行為方式是外在的,不是由內心發出的。”$ k* N, [6 L; }. g/ ~5 j
公都子不能應答,便把這事告訴孟子。+ Y# F- T/ S" w
孟子說:“應該尊敬叔父呢?還是尊敬弟弟呢?他會說:'尊敬叔父。'你說:'弟弟是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,那該尊敬誰呢?'他會說:'尊敬弟弟。'你就說:'為什麼又說要尊敬叔父呢?'他會說:'這是因為地位的緣故。'你就說:'是因為地位的緣故,需要尊敬兄長,但在不同的場合就該恭敬地對待他人。'”7 H: \: |4 Z# r, i' |0 t
孟季子聽了這些話後,說:“在這種情況下尊敬叔父,在那種情況下尊敬弟弟,這畢竟是外在情況決定的,並不是由內心發出的。”
4 B1 D4 L$ L# \* r" o$ o' [ 公都子說:“冬天則喝熱湯,夏天則喝涼水,那麼飲食是由外在的天氣所決定的嗎?
* d( |% N0 @# 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