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註冊時間
- 2007-9-3
- 精華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米币
-
- 最後登錄
- 1970-1-1
累計簽到:1488 天 連續簽到:10 天
|
4 p4 e* M& X% Z/ n
& p" m1 `8 l1 N# \: E8 u( NNikola Tesla,設計了現代交流電的發明家,如今姓名分別成為兩家電動車廠的品牌名稱。有鑑於目前柴油拖車頭的排放問題始終沒有替代方案能減緩汙染,總部設於鹽湖城的NIKOLA曾經打算打造出一款電動長途拖車頭來搶進運輸用車市場,並命名為-NIKOLA One。
2 x7 _$ x8 a# {3 j3 _0 g( Z& h) \1 [
$ J4 U3 Y' H* t2 U: S8 i3 W+ o
不過,在未表示原因的情況下,NIKOLA在最近發布的新聞稿中改稱零排放的NIKOLA One將以氫燃料驅動,而非原先構想的電動車款。NIKOLA的CEO Trevor Milton表示:「我們將成為世界首家100%零排放的公司。讓所有人都能和骯髒的柴油引擎和其所帶來的社會成本道別。」7 d8 |( ^6 ~2 ~
[0 ]- h, `: h5 H9 }6 F: G
然而,目前氫燃料車款最大的限制便在於嚴重不足的基礎建設。為了因應這個問題,NIKOLA打算自行生產液態氫燃料,並在預計於2020年在美加建立的50個經銷網絡中販售。同時,為了生產氫燃料,NIKOLA將興建一億瓦輸出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廠,主要做為電解水用。4 G; `1 X1 X5 q9 r9 P+ G# |
9 I$ J" K3 K/ L3 A3 G' S" d
據NIKOLA宣稱,One的氫燃料電池將具有800伏特電壓的輸出,比起美國現行的任何柴油卡車都來的有力,且載滿載時仍保有8.5km/L的油耗表現,而One的續航力也將達到1900km之譜。NIKOLA表示,自5月開放預購至今,已收到7000輛的訂單,並累積達30億美金的訂金。相信在NIKOLA One於12/1上市前,數目仍會持續攀升。5 s5 k4 z/ [7 ]3 V+ G3 v
7 F, B/ Q% `; W* q$ {9 h5 s0 B) D; _: V8 D: L
, a) @8 H! u( J: }! T+ @3 j! r2 G
|1 O& s+ H# m- W! t3 v
' J2 O9 u' B2 Y |: N' p3 \
$ e0 P3 Q! g8 k1 i
$ p" S7 \/ m$ b/ G8 R7 Y4 I* Q- s8 U0 |. B7 q
$ j# c! T( F' j
4 X! D" W9 d6 K" C1 z2 M! n0 A( @. X5 H- U5 [: d
k) i$ x, u, I" N
# F8 `4 C+ \: a4 F, X, k/ s- h& W$ U$ O# Y0 ~
9 v8 Z. f& d, P- ~; y5 Q/ W2 r; w
經典車型化身桌上玩具!LEGO擬推出FIAT 500積木
: K- w1 ] P8 G; L2 O; |+ z, y8 H! u5 \) k0 R8 j
, d. T1 K n3 W! T9 E雖然說每個人對模型車的皆有著不同的標準,但不可否認的,LEGO在模型車的設計方面一直有著匠心獨坐的設計,從複雜出名的LEGO PORSCHE 911 GT3 RS到近期的VW Beetle Type 1,系皆方面可說毫不馬虎!近日LEGO於全球支持者投稿的網站 LEGO Ideas釋出FIAT 500積木版藍圖,可說完美繼承LEGO設計特色!
) N; v# k: L! D/ d. Q! e: g- u8 L, k
, s+ ^+ z4 w5 c) S1 @4 X" ?
此次FIAT 500在採用1157塊積木構成下,可說是清楚地勾勒出其經典義大利風格外觀,一如過往的設計,車門、引擎甚至內裝部份的腳踏板以及手煞車部分皆完美呈現。在外觀方面,其最最經典的車頂也如實地表現出來,打開後車箱部分,甚至能看到備胎以及修理工具。- J* a5 y; C& s* u: @& W
/ w' y$ _5 O. I
如同上次報導的積木版Le Mans維修站,此設計需要10000名支持者者才得以開發,目前已有1046位支持者,如果讀者們對這輛積木版FIAT 500有興趣的話,一定要上網投下您寶貴的一票喔!
& a' h, v) e5 v0 P' K7 w& p
& F7 T& h. J5 _7 s2 ?* k$ M4 m$ H, x: @
3 b( o- B9 n8 I% B& C1 ^4 m* s
' J0 R0 n1 ?& P( a9 P3 A* J2 ^$ H$ R! g3 v h6 c
! q6 r. I& {0 _- R. D; r/ z) M4 L0 y* C+ C v+ k
4 [: \' p$ r) |& z- D* q# [3 k! d% J0 G& \) o
8 x- \4 C% E5 _8 Y0 S
/ ~ [$ x, Y* _) E1 T8 {4 k: P( c
! ^$ i8 l/ @, l* t' [
& j, A) k2 ~4 x% k好東西就是要拿來用,BMW將在重機上植入碳纖維材質!9 |- C; D' n+ s6 a; ]
3 [5 k1 W \, ?/ B2 k& P
P2 B# ]/ ]+ q6 g, j- k8 _; B有在追蹤材質科技或是車壇的朋友,對碳纖維應該不陌生,在許多性能車或是豪華車上常出現的特殊材質,其輕量化的特性,卻擁有比一般鋼材還強的硬度,成為需要承受高速行駛之車輛的必備品,當然,這麼優質的東西就是「貴」。
1 q7 V/ d* X9 L9 }$ E! @$ \% |, @2 o @
, E1 e+ k5 T* j0 A5 w* Z8 `0 f# |9 L1 u
德國車廠BMW這次要將碳纖維這項技術與重機結合,打造全碳纖維的車體架,並首次運用於自家超級重機S 1000RR上,屏除先前傳統的鋼、鋁合金車架結構,能降低原先40%的車重,車體強度也有所提高。$ U6 o9 O, m8 }: @
& V0 H! W) ^7 B0 W8 EBMW這項新專利有兩種不同呈現方式,一種就是在S 1000RR上的方形截面碳纖維車體架,另一種則是圓柱形截面的空心碳纖維支架,且碳纖維車體架採用鑄鐵的方式,能與車輛其他鋼材零件焊接在一起。9 ~) L4 S* B8 {: o5 h+ e3 n0 F4 | x
* g/ t& z: _9 Q* k8 x
從BMW近年所推出的車款來看,在i3、i8與大7系列,都已用上碳纖維材質,看得出之後車廠企圖打造更多碳纖維大軍,而在重機上也可能搭此風潮。碳纖維的另一項才能就是吸收碎震,讓乘坐品質更舒服,不過若受到撞擊導致碳纖維結構碎裂,不是單純換換零件這麼便宜,整支結構可能都得重新替換!3 G7 K5 l8 P1 j5 T' h1 n: C
9 I0 z. @4 H* w6 x" y. _
8 D- M% v, W( b' n
7 w6 W/ k0 Y/ L$ J3 k: M J: G$ U
|
|